首页 >> 资讯中心 >> 新闻中心 >> 展会动态

大国匠艺丨妙手天成,惟妙惟肖——面塑

作者:,发布时间:2018/3/29 16:07:53

面塑,俗称面花、礼馍、花糕、捏面人,是源于山东、山西、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简单工具,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。

面塑作品

在民间,关于捏面人有这么一个传说:

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,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,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,说也奇怪,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,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。

面塑作品

起源

据史料记载,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,经过千年的传承和经营,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。就捏制风格来说,黄河流域古朴、粗扩、豪放、深厚,长江流域则是细致、优美、精巧。

下文部分图片由华夏(马来西亚)艺术文化发展协会提供(简称“华夏协会”)

立体面塑景品 @华夏协会

南宋《 东京梦华录》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:“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。”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,谓之为“ 果食”。

立体面塑景品 @华夏协会

特点

 颜色丰富;

 体积较小、便于携带;

 材料便宜,制作成本比较低廉;

 不霉、不裂、不变形、不褪色。

面塑作品

制作工序

一印、二捏、三镶、四滚

捏面艺人,根据所需随手取材,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揉、掀,用小竹刀灵巧地点、切、刻、划、塑成身、手、头面,披上发饰和衣裳,顷刻之间,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。面塑上手快,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。

面塑师傅蔡海伦

制作面塑过程图 @华夏协会

旧社会的面塑艺人“只为谋生故,含泪走四方”,挑担提盒,走乡串镇,做于街头,深受群众喜爱,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,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。如今,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,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。

面塑作品

在面塑工艺中有这么一门小分支——核桃面人。



核桃面人,是由面塑艺人曹仪策,在19世纪六十年代所创始的。它是一种20毫米左右的微型面塑,专门放置在半片核桃里供人欣赏。造型精细,小巧玲珑。

核桃一般选用比较大的。形状周正的。精选后切开,取出肉馅,经过晒干,进行粗磨、上色、上漆、上蜡。上漆上蜡是为了有好的光泽和防腐蚀

核桃面人 @华夏协会

翻糖蛋糕——因着翻糖极佳的延展性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样的造型,并完美的展现出其做工精细的特色,充分体现了个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因此成为了当今蛋糕装饰的主流。

作品《醉卧忘忧境》

来自中国的80后男生周毅参加世界最大的蛋糕比赛 “英国国际蛋糕比赛” 的参赛作品

周毅原是一名面塑师傅,几年前翻糖蛋糕的兴起,让他意识到这是一门易于传播,前景好的新兴事物。而面塑这一项祖上传承下来的手艺现在正面临惨淡的市场,于是他想到了将面塑融入翻糖,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。

作品《武则天》

事实证明,他的这一想法是成功的。将面塑的技法与翻糖蛋糕结合,他的作品在“英国国际蛋糕比赛”中获得了三项金奖两项铜奖的优异成绩。

作品《武则天》细节图

面塑,是经过上百年时间沉淀下来的手艺,是许多人儿时街巷一隅的乐趣,是出自面塑艺人之手化平凡为神奇的惊艳,是面临惨淡前景仍不舍放弃的喜欢...

面塑师刘杰如是说:“面塑这门古老的艺术奇葩,横跨了两千年时空,从街头手艺到殿堂艺术,所有的真谛都在精雕细琢里娓娓道来,它经久耐存,俗得可爱,却又雅得可敬。” 

一套塑刀,一把面团,一双巧手,一个妙趣生的世界就此诞生。

(微信公众平台推送链接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7MVsHbIAY1wwkk499r0CSA